书目

运动员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内容简介

竞技体育从业人员所有活动的价值与功能都是通过运动竞赛而予以实现的。运动员如何在各类竞赛,特别是重大赛事中发挥在运动训练中业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理论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在当代竞赛活动中,人们经常看到,运动员的参赛定位与参赛目标,参赛过程与参赛行为都会因为赛事的复杂性而愈加缤纷多彩。竞技体育的开放性与竞争性使得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着力于更加全面、科学的赛前准备和灵活、缜密的赛中调控来应对复杂的竞赛环境。研究运动员参赛准备、调控、总结的行为理论——竞技参赛学正是在实践支撑和理论研究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是竞技训练和竞技参赛中内隐和外显的一对范畴。内隐的竞技能力是外显的竞技行为的物质基础,外显的竞技行为是内隐的竞技能力在比赛环境中的表现。因此,对于竞技行为的研究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围绕着运动员内隐的竞技能力在外显的竞技行为中的表现及其变化,熊焰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作者聚合了竞技赛事活动中发生的诸如“克拉克”、“黑马”、“翻盘”、“崩盘”等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在竞赛过程中的“参赛变异”这一论题,并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训练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大量赛事的概括、归纳以及对一系列个案的解析,对参赛变异的定义、分类、过程、成因以及对策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作者简介

熊焰,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长江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1997年获湖北省首批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称号。是湖北省高校科学研究优势特色领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成员,校、省级田径优质课程主要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委员。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以及相关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的专题学术论文38篇。参与教育部统编教材主编1部,副主编2部。主编、参编其它教材8部;业已完成本人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子课题、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课题。完成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教育厅社科课题。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个,参与省部级或省厅课题6项;目前正在主编规划教材《竞技参赛学》。主持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合作主持国家体育总局2009奥运攻关课题1项和总局科研所所管课题1项,主持2009苏州市体育局局管课题1项,主持2009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员竞技参赛理论、竞技体育文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