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死亡座席

内容简介

《死亡座席》主人公弦间康夫最初就是个劣等学生,从二流大学毕业后,干过夜总会男侍等10多种工作,始终在社会下层徘徊。弦间在饭店工作时认识了三泽佐枝子,随后二人同居。靠佐枝子的资助,弦间得以去美国干起向贵夫人出卖肉体赚钱的勾当,他在洛杉矶机场候机时便盯上了一位姑娘——后町那美。得知她是墨仓财团总帅墨仓高道的情妇的女儿时,弦间便主动粘上那美,归国后,终于把她搞到了手。然而欲壑难填的他从人生的下层爬到华丽的上流社会后,为坐上“人间雅座”铤而走险,杀人犯罪,最终身败名裂。

作者简介

森村诚一,拙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是无比的喜悦和荣誉。本人的拙作中,《人间的证明》和《恶魔的饱食》在中国以大大高于日本国内的出版册数得到了发行。26年前,为了《恶魔的饱食》进行创作取材,我在访问哈尔滨、沈阳和北京之际,中国的电视台播放了《人间的证明》(《人证》)的电影。当我听说这是电视台专门为了欢迎我的访华而特意播出的时候,我非常高兴。这次我的主要7部拙作幸运地由中国社会出版社翻译、出版,我非常高兴,也感到非常光荣。中日两国是世界上最具有紧密关系的邻居,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没有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在文艺方面,以共通的汉字为主的表现手段,两国文化间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也有《三国志》和《水浒传》、《史记》等等,以至有许多人产生了这就是日本自古以来的历史剧的错觉。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谚语、诗和词,也大多是由中国传入的。例如被日本人所熟知的芭蕉(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奥州小道》的开头曰:“日月乃百代之过客,流年亦为旅人—”,就被说成是模仿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我自己也是深受来自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甚至我都想写我自己的《三国志》。处在这样的日本的文化环境之中,拙作在中国翻译,也许就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吸收其而成书的“倒进口”吧。作为语言,本来就是为了增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幸福而发明、而传情达意的手段。在众多的日本文学作品中选择了拙作,实为一种名誉。我希望以这些作品为桥头堡,更加靠近在所有意义上的伟大邻居——中国。译者简介:杨军(笔名:逸博、篱下、平山、三佳云海、碧湖……)1953年12月生于中国北京市。1976年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日本语。1985年发表第一篇日本语翻译短文。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40多部(套)的日本语小说连环画及100多篇中短篇的翻译作品,共计1000多万字。近年来多以翻译日本推理小说为主,1998年获“全国首届侦探小说大赛翻译奖”,2001年5月获“全国第二届侦探小说大赛翻译奖”;1999年7月《北京晚报》连续刊登日本长篇推理翻译小说《夜行列车杀人案》,也为《北京晚报》历史上首次刊登日本翻译小说;1996年《生活时报》、1998年《人民公安报》、1999年《北京日报》给予过报道。现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法制文艺委员会会员,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理事。格言:是播种,总会有收获

目录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