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检察(第29卷)

内容简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把握落实、稳进、提升的检察工作总基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主动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到位,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效法治保障。检察理论研究紧扣时代使命、聚焦检察实践、着眼群众关切,积极回应与检察工作息息相关的基础性、战略性、宏观性问题,深刻作答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检察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如何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贡献检察力量。积极回应检察改革亟待破解的热点与疑难问题,对于检察制度发展中的崭新机遇和挑战,如检察环节开展非羁押诉讼程序、检察官员额制度、权力清单、办案模式、监督机制等,通过研究视角从宏大叙事为主向结合微观专题的转变,指导、促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推动检察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积极回应检察监督办案中的“真问题”,如捕诉一体机制下的侦查监督工作开展、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制度施行、刑罚变更执行的同步检察监督、公益诉讼中的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等;也真下大气力解决问题,既始终呈现实践特色,又在理论上深加阐释、精予指引,产出了一批理论“高大上”、应用“接地气”的作品,各有创新,也有共鸣。本卷《中国检察》收录其中15篇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与读者分享。“检察环节开展非羁押诉讼程序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系统审视我国刑事诉讼中未决羁押成为诉讼常态、期限缺少节制,羁押后被判轻刑率高等问题,以非羁押诉讼的发展趋势以及域外实践为对照,并在我国检察机关开展非羁押诉讼的既有探索基础之上,就健全完善我国非羁押诉讼程序分别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首先,在捕前引导侦查阶段,强化侦查引导构建案件合理分流不捕直诉程序,强化对刑事拘留措施的法律监督程序机制,重构取保候审强制措施适用制度机制,创新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的诉讼保障程序机制建设。其次,在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健全社会危险性证明程序机制,完善逮捕条件的全面审查机制,完善非羁押风险评估机制,构造逮捕公开审查程序机制。最后,在起诉阶段,推进认罪认罚情形下的非羁押直诉程序建设,构建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司法审查程序,健全延押案件的司法审查程序以及顺畅羁押必要性审查运行机制。“检察官员额制度运行情况实证研究”课题组以近年来检察官员额制度在基础性制度的设计与推进,以及检察权运行机制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隐忧和困惑为问题导向,对广东省检察官员额制的动态运行进行实证性考察。分别描述了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检察官员额的核定与分配,员额检察官的动态调整、职业保障和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管理,以及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办案组织运作、员额检察官职权划分与行使、检察官办案相关配套与保障等机制的运行状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检察官员额制基础性制度设计、同步完善检察官助理发展与检察官培养制度建设、强实员额检察官办案中的权责要求、现实地看待员额制与科层性之间的张力以及认真对待员额制改革推进中的相关技术性问题等具体建议,力图为检察官员额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智力支持。

目录

在售商品

16家店有售 新书10家
11.8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