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为郎景和院士及其团队自2003年之后发表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基础及临床方向研究论文合集,全书遴选出郎景和院士团队173篇论文,分为总论,发病机制,病理、影像学检查、临床检验与诊断,诊断,手术治疗,药物/药具研究,内异症和疼痛,内异症和生殖,内异症和肿瘤,特殊部位、特殊年龄的内异症,子宫腺肌症及相关指南11个部分。总论为郎景和院士撰写的述评、评论或者专论,策重于宏观的、战略的论述,之后是按发病机制、诊断、处理以及相关问题加以分类。本书内容全面实用,并将全部论文根据研究的方向及侧重点进行系统归纳,方便读者分类阅读;全书采用四色印刷技术,以保证论文中图片的高度还原性。本书为郎院士团队多年来临床工作的结晶,也是作者们的心血之作。本书可以为广大妇科医生,尤其是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方向的临床医生提供学术上的帮助,使他们能够了解及掌握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

作者简介

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84年、1986年分别赴挪威、加拿大研修妇科肿瘤及妇科显微外科。1986-199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1993-201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现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系国际欧亚科学院(CSCIEAS)院士、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荣誉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荣誉院士、法国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亚太妇科内镜协会(APAGE)主席、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及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GE)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妇产科协会会长。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五十余年,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说”;关于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研究及对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与基础研究均有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教育部、中华医学科技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15项,并荣获2004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杰出华人榜奖及杰出世界华人医师奖等。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译)著作30部,个人专著20部。郎大夫重视与推广人文医学,著书立说,出版“一个医生的……”系列丛书10部。

在售商品

72家店有售 新书65家
7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