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哲学史新编(上)

内容简介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哲学已经发育成规模颇大的雏形。但并没有进一步地繁衍出中国的马克思,甚至把我们古代的哲学文化系统分类,也就是一位争议颇大的哲学大家于1986年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篇》是中国哲学史的《史记》,更是中国哲学学者们不可漏读的教本。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本书细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哲学的转变历程:从商周的奴隶社会开始,中国已经出现了宗教天道观及唯物主义的萌芽。在坑坑洼洼中前进,随着春秋时的百家争鸣,哲学也呈现出一副百花齐放的局面。管仲,晏婴,在齐,晋两国的改革中所呈现的哲学思想如折中论,调和论;儒学创始人孔丘的精神,治国等的哲学;春秋末期军事中,以孙武的《孙子兵法》所凸现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墨翟所引领的墨家,晋国的法家,庄子和老子的道家……到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各家的哲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商鞅的进步历史哲学,道学形成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亚圣-孟轲引领儒学走向唯心主义,他的高徒-荀况却一个转身,把儒学带回唯物主义的范畴……否定-肯定-再否定。这是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在这规律下逐渐成长。之所以说《中国哲学史新篇》是中国古哲学的《史记》,是因为它抛弃了流水账的记事方式,以时间为序,以人物,事件为纲,赋予古代哲学史以鲜活的血液,灵动的筋骨……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于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1982年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三册)、《中国哲学简史》。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