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1~2022)

内容简介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1~2022)》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所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高校学者及政府机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分析了2021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成就。书中聚焦关键领域,在定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方法,总结和分析北京市社会结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等相关领域发展经验及其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包路芳,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治理、人口流动等。主要著作:《北京城乡社会变迁研究》(专著)、《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专著)等。出版有专著4部,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各级政府委托项目十余项。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李晓壮,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各类课题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第十四届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赵小平,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全国义仓发展网络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发展、城市社区治理。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组织的生态关系研究:两种不同价值观视角下的结果比较》(专著)、《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合著)、《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合著)、《中国社会组织响应自然灾害研究:以2008年以来重特大地震灾害为主线》(合著)、《为流动人口撑起一片蓝天——社会组织服务流动人口案例集》(合著)等。在《社会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