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寻觅凡·高:追随大师的艺术之旅

内容简介

在凡·高去世后一百年的1990年,两位摄影师拿起手中的照相机,与一位美术史学者结伴,开始了一场追随大师的艺术寻旅。在交通方式多元且发达的当代,三位行旅人选择了和凡·高当年出行一样的方式:从荷兰出发,从英国再到法国,拜访凡·高生前曾居住过的所有地方,在行旅中重新发现凡·高,重新理解其艺术精神的含义。本书就是这场持续了近三十年旅行的成果,也是一份对凡·高的长情告白。书中收录共计两百多张图片,其中包括多幅几乎与绘画作品完全对应的摄影照片、凡·高的画作,以及凡·高写给亲友的书信。读者将在本次旅行中体验艺术大师跌宕起伏的一生,重新感知这位绘画大师的传奇艺术。

作者简介

格洛丽亚·佛西(GloriaFossi)艺术史学家,畅销作家,记者,曾在佛罗伦萨、罗马与英法多地留学。从事视觉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研究,其著作被译成多达十一种语言,重要著作有:《乌菲兹美术馆:艺术、历史与收藏》(GalleriadegliUffizi.Arte.Storia,collezioni);《裸体,爱的艺术手段》(IlNudo.ArteErosArtificio);《肖像:艺术家,模特与记忆》(IlRitratto.Gliartisti,imodelli,lamemoria);《南方的海:游历热带的艺术家,从高更到马蒂斯》(MaridelSud.ArtistiaitropicidaGauguinaMatisse)。曾携手多名不同国家的摄影师和艺术史学家,主导设计并完成了一些不俗的作品。多年来她辗转多地,从欧洲到波利尼西亚,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到印度洋,从安的列斯群岛到南太平洋,追随着许多艺术家与作家的足迹,诸如凡·高、马蒂斯、高更、毕加索、雨果·普拉特以及史蒂文森、康拉德、杰克·伦敦、萨默塞特·毛姆等。曾在意大利翻译出版埃德加·爱伦·坡的《阿瑟﹒戈登﹒皮姆历险记》,主编了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以及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达尼洛·德·马可(DanilodeMarco)独立摄影师,意大利弗留利人,现居巴黎,近四十年来与大半个欧洲的记者保持合作,被称为“不需要邀请,通常不请自来”。本人常自称:“我不是摄影师,我只是个拍照的。”他的黑白照是对商业流量和网络热点的一种冷漠与无视。发表著作和展览有:“帕索里尼,无限的旋律”(Pasoliniunamelodiainfinita);“地球上的盐”(IlsaledellaTerra)、“阿尔戈号的船员(向克劳迪奥·马格里斯的70年致敬)(Argonauta)、另一个欧洲的游击队员(14年间在欧洲近一半国家拍摄地一千多张游击队员的面孔)(Partigianidiun’altraEuropa)、我们如此词不达意(用文学讲述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旅行与相遇(Noichesiamocosìpoverineldire)、以你之眼看我(200多张照片展览)(Dentroituoiocchipervedermi)。人类学家詹保罗·格里曾说,“达尼洛是特立独行的狂热分子”。马里奥·东德洛(MarioDondero,1928—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分有感知、有分量和有天赋的摄影记者之一,拍下过很多经典的黑白镜头,诸如奥森·威尔斯的快速照片、皮尔保罗﹒帕索里尼的电影剧照以及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作品照,画面冲突感强烈。东德洛年轻时曾是一名游击队员,曾参加过米兰的解放。后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是米兰知识分子和摄影师群体的领军人物。1955年移居法国,在那里生活了40年,与《新观察家》《世界报》《青年非洲》和《观察》等多家报刊合作,曾用镜头记录阿尔及利亚战争和阿富汗危机。他有一张照片十分有名,拍摄于法国午夜出版社前,画面中是多位法国新小说作家,包括塞缪尔·贝克特、阿兰·罗布·格里耶和娜塔丽·萨洛特。

目录

在售商品

93家店有售 新书81家
48.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