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核武器医学防护学

内容简介

研究核武器爆炸时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震动等致伤因子的损伤规律以及人员防护、医学救治的学科。是军事医学重要分支之一,其学科基础是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医学。该学科与化学武器损伤医学防护学、生物武器损伤医学防护学,统称为“三防”医学,是军事医学中倍受关注的部分。该书内容涵盖核武器损伤破坏因素、核爆炸损伤、核爆炸伤亡、核爆炸毁损、电离辐射损伤机制、放射性核素体内代谢、辐射剂量监测、放射损伤等。

作者简介

杨晓明,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学会理事,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处置恐怖事件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项目专家组成员,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攻关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1项。军队特需药平台建设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军事医学科学院重点创新课题1项。973分题2项。军队保密课题1项。主要从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及军事医学基础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放射防护药物,承担了综合性新药开发平台中靶点发现确认研究项目,组织申报核与辐射应急医学处置技术平台,曾负责组织参与完成“山东济宁放射事故”,“太原农科所放射事故”等事故救治任务,多次参与国家和军队核事故医学应急指导与咨询工作,协调完成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肝脏蛋白质组重要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多年来共获得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5);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资助,并被评为总后“科技新星”,2004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项(排名)。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包括PNAS、Leukemia、CellDeathDiffer、JBC、NAR、BiochemJ、BBA、BBRC等,影响因子达90以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共70余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