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

内容简介

我国能源消费中以化石能源为主,如何优化配置化石能源,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是很有必要的。《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从优化我国能源资源的配置角度出发,对总量上控制能源消费,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作了相应的论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我国能源体系从粗放、低效、高排放、欠安全的结构,转变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从能源优化配置、总量控制能源消费的角度,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1)明确指出了能源优化配置制度的目标、方式、约束条件、求解流程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2)利用博弈论工具比较了自由放任、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不同的能源优化配置制度,得出了基于宏观调控的化石能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能够实现总GDP产出大且各地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规划。(3)提出了能源全成本定价、理顺能源价格机制的观点,并给出了能源的全成本定价模型。针对能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利用博弈论模型论证了能源产品的阶梯定价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出了能源优化配置中可以使用的行政手段,包括能源消耗定额、配额,并具体分析了能源消耗定额和配额制定的依据,以及如何进行分配能源配额及实施。《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的基本研究思路:文献回顾→能源配置制度目标、约束条件与计算流程→放任自由、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博弈分析→能源的全成本定价及阶梯定价→能源优化配置的行政手段→不同类别产业的能源政策→结论。《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主要采用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博弈论方法主要用于放任自由、计划机制和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论证,以及能源阶梯定价优势的论证上。投入产出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主要从不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角度,对能源优化配置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各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各行业万元GDP能耗进行计算,进而基于能耗和感应度系数、能耗和影响力系数两个角度进行聚类分析,从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维度,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第2版)》的研究重点是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我国能源配置的优化。在能源总量控制的目标下,运用能源的全成本模型、阶梯定价模型以及能源的配额和定额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张一清,1975年11月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数量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能源产业经济、电子商务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教育部项目3项,在《生态学报》、《软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刘晓燕,1980年9月生于山东省宁阳县,会计师,工作于鲁东大学财经处。长期从事产业经济、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工作。在《时代经贸》、《会计之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目录

丛书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