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峨眉山:文化与自然

内容简介

“凡高者皆可以为山,深者皆可以为水也……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自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蜀中名胜记・序》)峨眉山是由自然山体构成的山岳型景观,风光优美,人文丰富,是当之无愧的“名胜”。峨眉山具有雄、秀、奇、幽的自然美学特征,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者珠联璧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科学考察和旅游的价值。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介于北纬29°16′30″-29°43′42″,东经103°10′30″~103°37′10″之间。峨眉山的地质形成历经几起几落。最后一次崛起缘于喜马拉雅运动,广袤的峨眉平原一跃而起,成为邛崃山南段余脉,高峰3099米。山形从南向北延伸,绵延23公里,形成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傲视群雄。大峨山即今之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古称“震旦第1山”,也是今日的天下名山、佛教圣地。景区核心面积达154平方千米。“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是唐代诗仙李白对峨眉山的赞美。北宋文豪苏东坡称道:“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这是站在峨眉之巅眺望天府平原的真实感受。伫立峨眉高峰,临峰远眺,视野壮阔;东望青衣、岷江、大渡河,三江宛如白练玉带;西望瓦屋、贡嘎雪山,云涛舒卷,山舞银蛇。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的“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则描绘了峨眉山既有南国的风光绮丽,更有北国的素裹银装。古今“峨眉十景”,景景入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