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美学与现代问题:中西审美论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一部全面的哲学审美论史。哲学审美论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现代思潮,它包含两个基本观念:审美自律论和审美超越论。审美论问题缘于康德,初成于席勒、早期德国浪漫派和谢林,经由叔本华、尼采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海德格尔等。德国早期审美论观念因王国维的阐发在汉语思想界立根,后经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改造,成为20世纪中国美学根深蒂固的信条。本书从现代问题即主体正当性问题入手,运用观念史方法,考察中西审美论思想发展中的基本论题及其演变逻辑。首先,在深入剖析康德哲学美学问题性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后康德时代审美论发展的脉络,指出其间有两条路线:一是席勒、早期德国浪漫派和谢林所主张的后启蒙路线,二是以尼采为代表的激进的反启蒙路线。其次,探究汉语审美论思想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指出中国现代审美论并非外来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会通汉语传统思想形成的独具文化特色的理论。

作者简介

陈剑澜----------------------------陈剑澜,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判断力批判》诠证”。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