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简介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和个体多元价值的呈现,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既有传统难题的困惑,亦有新生问题催生的焦灼,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实践“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进程中的重要议题。2016年8月,****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明确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这不仅指明了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激发了一线心理工作者的斗志,成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股清新力量。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考量,西南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立足本职,结合实际,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将经验素材与心理理论相结合,编纂成书,力求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发挥指导性作用。《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先进,体例新颖,特色突出。在编写理念层面,教材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特色明显。《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以著书者为中心的传统编写思维,在编写过程中以大学生面临的普遍性心理问题为导向,同时关注新生性、差异性、个体性因素的影响;注重听取和吸收学生意见,强化教材的可接受性和认同度;注意设计参与环节,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力求提升教育效果。在体例结构层面,《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板块多元新颖。教材共分为11章,涵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主要问题,层次鲜明,要点突出。《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普及知识之外,增设“心理百草园”“心理活动方案”“心理测评”板块。这样既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强化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识别自身问题,促进教学的实践转化,增强育人效果。这有益于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探索的场域,增强大学生自我疏解心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运用层面,教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掌握。在《悦纳·完善·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编写过程中,编写团队注重与学校相关现实案例的结合,部分素材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学生面临或经历的现实问题,教材的诠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心理活动”实践教学也会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力。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