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阳羡茗砂土》

内容简介

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最为系统地研究和介绍宜兴紫砂矿土的专著。它,集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对指导我们进一步地研究紫砂矿土和紫砂文化,鉴别、欣赏和收藏紫砂,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现实意义,也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独具魅力的紫砂”,突出了紫砂作为陶器在我国陶瓷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并对紫砂的起源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丰富的陶土资源”,从陶瓷科学的角度,对宜兴陶土矿床的地质、分布、类型、成因及陶土的种类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真实的紫砂陶土”,就紫砂土的名称与分类、紫砂土利用的历史、独特的性能和特性、宜兴紫砂土的品地和真假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同时就大家关心的“宜兴还有没有真正的紫砂?”“紫砂有无毒害”等问题作了分析解答;第四、五、六章,分别概述紫泥、红泥、段泥三大泥类的特点,详细介绍三大泥类中,为大家耳熟能详而具有代表性的泥料;第七章对容易与紫砂土混淆的绞泥、焐灰等工艺手段作了专章介绍;第八章“紫砂的生产流程”,系统介绍了紫砂从原料的探测与开采、加工成型,直至烧制的整个过程。冀希留给读者以紫砂完整的印象。集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在叙述、说明的同时,辅以大量的现实图片、准确科学的检测数据、较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力争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宜兴紫砂。诸多的图片、数据、资料,大部分源自作者亲身的实地调查和实践研究,部分引用了古籍的记载、科研单位的研究报告、生产单位的统计数据,尚有业内同仁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包括网络资料和图片等)。

作者简介

刘玉林,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1980年高中毕业,1981年进入江苏省宜兴陶瓷原料总厂——四号井,进行井下开采紫砂泥工作,历经5年之久,其间对紫砂泥料的泥层分布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后调到模具车间,做模具设计和制作。1991年由于台湾及东南亚客商对紫砂壶的喜爱,紫砂行情逐渐看好,便开始从事紫砂壶的制作。1997年由于对紫砂泥料的执着和偏爱,又从做壶转向专业研究紫砂泥料的配制,并逐步深入研究紫砂从明代到现代各个不同时期紫砂作品中泥料的特点。经多年之研究积累而创建了宜兴市茗砂陶瓷研究所,于2009年正式工商注册,为了紫砂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被宜兴市政府授予政府首批壶餐具紫砂泥料定点生产企业14家之一。戴银法,1963年出生,江苏宜兴丁蜀镇洑东人,1984年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学本科毕业,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教育研究近30年,承担过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多个,近年来热心于乡土文化的研究,钟情于紫砂文化。从小生活在采陶、制陶、售陶的环境里,对于紫砂既熟悉又感陌生,自愧为陶都人。外行人欲说内行话,近年潜心于紫砂文化和紫砂泥料的研究,追根溯源,认真钻研各种文献资料,亲历实地调查、亲身参与实践,撰成紫砂陶土专著《阳羡茗砂土》。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