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古代城市治理体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追溯自周代以来古代不同时期城市治理结构、治理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内涵及关系变化,总结出了以周代“宗法—军令”型模式、秦汉“行政—礼法”型模式、魏晋南北朝“正统—模仿”型模式、隋唐“权力—制度”型模式、宋金“集权—专门化”型模式、元明清时期“专制—同一”型模式为内容的古代城市治理体系,并归纳了这些模式中所体现出的城市治理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作者抽象出古代城市治理体系“国表城里”的“总体性”宏观特征、以各领域的“分”为特征的微观简化治理理念以及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工具体系等古代城市治理体系的具体内涵,这表明中国古代城市从组织到设施、从时间到空间都被赋予了严谨、深厚、相关联的治理功能,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国乡土性的治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建构出了由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合法性、价值观取向上的整体性、内涵规定上的集权性、主体上的附属性、路径上的实用性、政策上的情景化、机制上的协同化等构成的古代城市治理话语体系,不仅为认识理解当前城市治理规律提供了启示,而且为有效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例了智慧支撑。

作者简介

陈松川,工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城市公共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公共管理系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曾出版《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取向研究(1950-2010)》《西方城市管理:历史、理论与政策》《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等著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