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共包括十三章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探讨了国际秩序重构的理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的特征和趋势。其中,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国际秩序重构的理论基础、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国际安全理论基础与指标、国际秩序重构对国家安全因素的影响等。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秩序重构的特点与趋势,尤其强调了当前国际秩序重构的新变化,指出全球化促使国际秩序重构以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合作为主线,梳理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持续演变的国际秩序重构过程,提出国际秩序重构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并存的特点,强调了国际经济秩序重构是国际秩序重构的突破口,并展望了未来国际秩序变革和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探讨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主要经济体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和维护国家及地区安全的战略及策略。其中第三章分四个时期论述了美国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及策略,尤其重点论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主导国际秩序的新国家安全观。第四章分四个时期论述了欧盟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地区安全的战略及策略,对欧盟未来发展和国际秩序重构的策略进行了展望,并在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特别探讨了英国国际秩序重构策略与国际安全战略问题。第五章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分为五大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逻辑,在深入分析日本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参与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重构的安全战略及策略,并对日本参与国际秩序重构与实现国家安全的前景进行展望。第六章将俄罗斯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分为三个时期,在分析各时期俄罗斯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变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和维护国家安全战略和策略,并展望了俄罗斯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国际安全的战略。第七章重点阐述了印度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及策略。莫迪上台后,印度外交展现出更为进取的姿态,试图从地缘政治格局的“平衡力量”转型为“领导力量”,在亚洲地区推行“东进政策”“西联政策”“季风计划”,在“印太”地区与美日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与中国“竞争与合作”并存,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升在国际治理中的地位。第八章根据巴西各时期的经济发展基础及其他实际情况,探讨了四个时期巴西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及策略,总结了战略实施的经验教训,并对其未来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及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及策略进行了展望。第三部分为第九章至第十三章,重点探讨了中国参与国际秩序重构的理念、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并分别从多边、区域、双边层面阐述了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秩序重构和实现国家安全;多边层面涉及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推动G20机制化建设,支持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参与IMF治理改革等;区域层面涉及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全力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金砖国家”有效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双边层面则重点探讨了中美、中欧、中日、中俄、中印、中巴双边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及处置策略。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国参与国际秩序重构时建立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与评估体系的重要性,针对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与评估体系在立法、参与主体、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研究进展的不足,提出构建完善组织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议。

作者简介

张汉林,1964年4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籍贯河南省罗山市,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世贸组织的研究。发表论文250多篇、200余万字,主持了近20项***、省部级项目。主编(副主编)有《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大辞典》《关贸总协定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参编《**国际经贸辞典》《跨国经营实务大全》。著有《美国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先后出版《关贸总协定条款研究及应用》《国际服务贸易》《经贸竞争新领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世贸组织知识读本》《世贸组织与未来中国》《经济全球化、世界组织与中国》《中国与世贸组织知识疑难问题解答》《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等200部专著与教材。曾先后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科研\"百达进步奖\"、\"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金钥匙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专著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全国高等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