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

内容简介

为深度揭示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书在梳理我国以及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城市和农村、从工业和农业、从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视角分别探讨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尝试回答“数字化替代劳动力了吗?”这一问题,并总结提炼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机遇与挑战。本书利用二手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即为研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就业效应提供中国证据,丰富和支撑相关理论,也可以为我国以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劳动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1绪论1.1数字经济内涵及理论演进1.2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文献综述1.3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1.4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2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特征及趋势展望2.1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2.2代表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动态2.3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展望2.4本章小结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与典型特征3.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构建与测算3.2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分解与特征分析3.3我国重点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分析3.4本章小结4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机遇与挑战4.1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新就业模式及其特征4.2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新就业模式的分布特征4.3代表性国家保障新就业模式的税收治理举措4.4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5本章小结5开放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5.1开放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变迁5.2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5.2.1理论机制分析5.2.2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5.2.3实证结果分析及讨论5.2.4基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拓展分析5.3数字经济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就业的实证研究5.3.1跨境电子商务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5.3.2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指标构建及测算5.3.3计量模型构建及统计性描述5.3.4跨境电子商务就业效应的实证结果及分析5.4本章小结6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6.1理论机制与假设提出6.2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6.3实证结果分析6.4基于城乡收入差距和中介机制的拓展研究6.5本章小结7工业数字化影响省际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工资的实证研究7.1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7.2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7.3实证结果分析7.4基于工资差距的拓展研究7.5本章小结8我国城市工业数字化影响劳动力个体就业和工资的实证研究8.1文献综述8.2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8.3城市工业数字化对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影响8.4城市工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8.5本章小结9以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我国劳动力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9.1加快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9.2积极释放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稳定器”作用的新动能9.3多渠道开拓数字经济开放驱动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新路径9.4协调推进城乡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优化劳动力市场的新举措

作者简介

李宏兵,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入选北京邮电大学“1551”青年托举人才;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