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再通过体验“双喜”“心形喜”等剪纸造型,理解“喜事连连”“心心相印”等词汇及其使用语境,继而对中国的婚礼、婚俗和吉祥文化等进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民俗文化心理的《生活中的中国文化》是一套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材,旨在呈现生活中的中国文化,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对其生活表征、意义和内涵进行梳理与解读,融文化知识、动手体验、应用实践于一体,希望能为丰富国际汉语文化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是该套丛书中的第1本,《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以剪纸艺术为载体,选择生活中常用的剪纸主题,在教授剪纸工艺的同时,根据主题内容形成课文,开展知识学习和文化内涵的阐释,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剪纸艺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理解,达到技能学习和文化学习兼备的效果。《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注重呈现生活中的剪纸,以及剪纸艺术在当代中国的生活化转化,强调开拓学生视野,依托每一课的剪纸内容进行相关主题辐射,突出该主题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并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剪纸技能,动手体验,制作体现相关文化内涵的用品。《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共有12课,选取“囍”“寿”“福”“龙凤”“长城”“京剧脸谱”等12个中国文化符号为重点表现对象,依据剪纸技艺的难度等级安排课程。在内容上,《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突出以点带面、从微观到宏观的理念,以12个文化点为线索构建专题知识链,包括语言知识链和文化知识链两部分,继而辐射、延伸至较为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突显中国文化教材属性。例如,由体验“囍”字剪纸,在语言层面上学习“喜帖”“喜酒”“喜糖”“喜宴”“红包”“新人”等关联词语,感知,由浅人深、逐层理解中国文化。教材体例包括四个部分:导人、剪纸实践、文化内涵,以及知识拓展与应用。其中,“导人”部分突出生活视角,呈现生活中的剪纸艺术和中国文化,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剪纸不仅仅是窗花,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局限于吉祥文化和民俗事项,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当下中国的城市雕塑、大众生活日用品、时尚服饰中都可以找到剪纸的元素。引导读者从生活的视角发现剪纸之美,并以剪纸为媒介理解中国文化精义,同时通过体验和学习剪纸技艺实现剪纸艺术的生活化,这也是《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的编撰主旨之一。“剪纸实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人难,由基础到拓展,“对称法”“锯齿法”以及刻刀操作等剪纸技法均得到体现,单色、多色、平面、立体等剪纸技法也结合相关主题得到拓展。剪纸实践的教授注重过程展示,步骤清晰,易懂易学,方便操作,同时突显“创意剪纸”的理念,教材中的诸多剪纸作品为作者团队原创,在造型和生活应用层面都具有原创价值和艺术品位。

目录

丛书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系列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