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读“学术中国文丛”,遇见顶级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把马克思的哲学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维视角去重释马克思的哲学,力图展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重塑马克思的形象;重新研究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历史理论、人的理论、交往理论、认识论、价值论等理论,并从现象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维视角重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明确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变世界何以可能”,其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特征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作者简介

   杨耕,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为北师大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先后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奖等奖8项;先后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韬奋出版奖等称号。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