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机理影响的研究

内容简介

哈文考特、麦克凯文编*,何英彬、罗其友、王卓卓译的《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机理影响的研究(精)》重点阐述了马铃薯感染胞囊线虫生理反应机理及马铃薯与胞囊线虫相互影响和作用,介绍了模拟胞囊线虫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成因,列举了马铃薯晚疫病模拟模型。本译*还介绍了马铃薯黄萎病菌的生命周期和生态学原理,描述了黄萎病菌动态模型建立过程。本*作列举基于作物生长的传染病模型预测种薯单产及病毒感染影响的相关研究及预定模型与虫害管理软件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罗其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域发展岗位杰出人才,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创新团队首席,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长期从事农业发展区域问题、马铃薯产业经济研究。何英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2005年赴意大利海外农业研究所(IAO)学习,获得“3s技术”与自然资源评价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9月至12月赴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JIRCAS)作访问学者;2008年12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作访问学者.从事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2014年5月正式受聘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成为其农业遥感监测与预测领域的客座教授:2015年11月,正式受聘于天津工业大学,成为其作物种植适宜性等研究领域的客座教授。曾多次出访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此外,近年专注于马铃薯领域研究,而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互动与合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APEC组织项目、中澳政府间合作项目、财政部专项、农业部专项等10余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973”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公益项目及平台项目10余项。以**作者发表论文近40篇,SCI/EI论文10篇;发表专*2部,以主编身份编*论*3部,参与编*论*6部;获得软件*作权1份;得奖5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