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书法经典:孙过庭书谱

内容简介

《孙过庭书谱》,纸本,草书,长卷,纵二六•五厘米,横九〇〇•八厘米。本卷起首自书『书谱卷上』,卷末谓『今撰为六篇,分为两卷』。北宋《宣和书谱》记录,宣和内府收有『书谱序上下二』;今据卷前宋徽宗题签『孙过庭书谱序下』可知,此仅为《书谱》上卷中总序之下半部分。孙过庭(活动于七世纪后期),字虔礼,吴郡富阳人。他出身寒微,迟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录事参军之职,以性高洁遭谗议而去官。之后,遂专注于书法研究。《宣和书谱》卷一十八这样评价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儁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辨。』今传本《书谱》墨迹长卷,内容主要阐述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本卷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文献,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其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笔势纵横洒脱,笔速或疾或缓;其结体或平正均匀,或疏朗潇散;其章法以轻盈笔画所组成的墨块与厚重笔画所组成的墨块交互配合,产生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其于运笔、结体和章法上,直追二王,变化多端而又法度谨严,正如孙氏自己所言:『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峯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豪芒。』他的这种质朴而妍美的书风,受到当时及后世书家的大力称赞。唐张怀瓘《书断》评孙氏曰:『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儁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功用有天材,真行之书亚于草矣。尝作《运笔论》(疑即《书谱》),亦得书之指趣也。』宋米芾《书史》云:『《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曰:『《孙过庭书谱》一,上下二卷全,上卷费鹅湖本,下卷吾家物也。纸墨精好,神采焕发,米元章谓其甚有右军法,且云唐人学右军者无出其右,则不得见右军者,见此足矣。』据诸家著录及今传原卷所钤印章可知,《书谱》二卷于北宋先后藏于王巩、王诜二家,宋末归宗室赵与懃兰坡家,元初为焦敏中达卿所得。此后几经辗转,至明中叶,上卷曾藏于费鹅湖家,下卷则为文嘉所有,其后并归严嵩,复归明内府。再后流出内府,上卷归韩太史,下卷从此散佚。上卷于清季为孙承泽(退谷)、梁清标(蕉林)、安岐(仪周)所递藏,再后入清内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卷中墨迹现有三百五十一行,三千六百一十三字,校诸原文缺佚一百九十六字。此册我们即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原件影印出版,并根据《停云馆帖》于书末补齐了墨迹本所缺原文,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鉴赏。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作者简介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东章丘,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跟随蒋维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读古文字与书法方向的研究生,获博士学位。著有《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艺术之旅》《老子解说》《孟子译注》《古文观止译注》《杨沂孙篆书在昔篇》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奖、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