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

内容简介

自从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上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韩国人聚居在虹桥镇,形成了被上海人称为“韩人村”的韩国社区。《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以此拥有近二十年移居历史(1992-2009)的上海韩国跨境“离散”族群为考察和研究对象,通过历时三年的“参与观察”的田野作业方式,考察了位于该“韩人村”里的四万名韩国人的“飞地”音乐生活。作者通过历史概述(1919-1945)和对当下(1992-2009)上海韩国“飞地”音乐生活的叙述,分析韩国“飞地”音乐生活中传统音乐异常繁荣的特殊现象,提出中心问题,进而阐释上海韩国人如何通过传统音乐生活来应对文化差异和歧视,因此维持了传统的族群音乐认同内涵与形式,以及揭示出上海韩国人如何通过传统音乐生活来应对社会结构性不适和经济利益冲突所带来的社会适应冲突,因此维持和构筑了新的族群音乐认同,从而认为,韩国传统音乐在海外“飞地”被赋予了凝聚族群的意义。

作者简介

黄婉,女,1973年生,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2013-2014)。2010年7月,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方向博士学位,导师洛秦教授。2010年至今,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事教学工作。教授本科、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世界音乐》《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世界音乐专题研究:理论、分析与表演》《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乐器学》《城市音乐景观研究》和《世界歌唱传统专题研究:理论、分析与表演》。教授世界民族民间乐器演奏,如韩国伽倻琴、日本筝、琉球三线、安第斯恰朗戈、爱尔兰小提琴等。为国际传统音乐学学会(ICTNl)等协会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音乐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移民音乐研究、世界音乐表演与分析以及冲绳音乐舞蹈。公开发表文论主要包括:中文论文《手“啭”心语:琉球古典音乐记谱法与演奏中的身体认知》(2017)、《在历史与想象之间“清浊抑扬”:南美阿根廷冲绳人的民谣歌唱风格》(2015)、《古谣、古典民谣、新民谣、民谣朋克:冲绳八重山民谣音乐变迁中的历史文化叙事》(2013)、《在“挪用”中饰变与创造——文化生态视野下的2012基诺族“特懋克”节》(2012)等;英文论文“Sound,Place,andMigration:TopshursofWestMongolsOirats”(2017),“EmbodyingaGenderedSinging:Masculinity,ShengMusicandPlaceinChineseLocalOpera”(2017);合作译著《愿它充满你的心灵:体验保加利亚音乐》(2013),合作编写教材《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2011)。

目录

丛书

音乐上海学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