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蝮蛇结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有极端自尊心、自卑心的嗜金者,对他妻子所表现的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的交锋,就象绞缠在一起的蝮蛇结,难解难分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二十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社会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大师。他继承、发扬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像巴尔扎克似的揭露他那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心理分析,而是要尽可能“揭示人物心灵中最隐秘的底蕴”,探寻人物行为的真正动机,并用诗一般的语言曲折表述出来,这就形成了独特的莫里亚克风格。他的高度浓缩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莫里亚克已成为二十世纪西方公认的经典作家之一。莫里亚克于一八八五年十月十一日出生在法国西南波尔多一个大庄园主兼商人的家庭。他二十个月时丧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亲抚养长大,在当地的教会学校读书,因而终生信奉宗教。莫里亚克的曾祖父于一八四○年购得马拉加尔庄园,在这座庄园里,有大片茂密的松林和葡萄园。莫里亚克自小生活在绮丽的自然风光中,陶冶了诗人的气质。然而,法国外省闭塞、保守的气氛使他感到压抑。一九○六年,他赴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在出版了两本诗集后,于一九一三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身戴镣铐的孩子》。三十七岁时莫里亚克发表了《给麻风病人的吻》,从此进入他创作的旺盛期,相继发表了《火流》(1923)、《热尼特里克斯》(1923)、《恶》(1924)、《爱的荒漠》(1925,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命运》(1928)、《堕落的人》(1930)、《蛇结》(1932)等重要小说,以及一些诗歌和文艺评论集。一九三二年莫里亚克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一九三三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战后,莫里亚克任记者,同时继续发表小说。一九五二年,莫里亚克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主要发表了一些回忆录。一九七○年九月一日,莫里亚克病逝于巴黎。戴高乐在唁函中将他誉为“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莫里亚克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小说二十六部(其中两部是短篇集),诗集五本,剧本四个,散文几十本(包括文艺评论、日记、政论、传记、回忆录、随笔等)。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