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内容简介

第一章马来各部族的居住地区和文化境况本著述的计划本引论的主题第二章人类发展进程通考(一)第三章人类发展进程通考(二)第四章特殊精神力量的作用文明、文化和素养第五章个人和民族的共同作用(一)第六章个人和民族的共同作用(二)第七章对语言展开深入观察的先导第八章语言的形式第九章人类语言的自然本质和特点第十章语言的语音系统清晰发音的自然本质·语音的变化·语音与概念的组配·一般关系的表示方式·发音知觉语言的语音系统·语言的技术第十一章内在的语言形式第十

作者简介

洪堡特(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5),德国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和政治家。1767年6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波茨坦。1787年秋至1789年期间他曾先后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政治、法律以及考古学等方面的课程。1809年他被任命为内务部文化和教育司的负责人,在此期间他提议并创建了柏林大学。1819年洪堡特离开了政界。从1820年到1835年,他专心致力于语言研究。1820年6月19日,他在柏林科学院宣读了他的论文《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简称《论比较语言研究》),标志着他的语言和语言哲学研究工作的开端。后来他又先后发表了很多语言学论著。1828-1829年,他的名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问世,1830-1835年他又精心写作了三卷巨著《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该书的引言是一篇独立的论文,题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洪堡特完整阐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使之成为他在该领域全部工作的总结。洪堡特学识渊博、兴趣广泛,曾在美学、民族学、古典文化等一系列领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但他一生的主要兴趣集中于语言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被视为理论语言学和19世纪整个语言哲学系统的创始人。他的语言理论与索绪尔的"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学说不同,非常强调语言与民族精神的联系,甚至提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的论断。他强调语言的创造性,人们能用少量规则说出无穷无尽的话语来;强调"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些理论直到20世纪仍有很大的影响。

目录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