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华经典解读:史记

内容简介

写人写史入木三分字里行间妙不可言!《中华经典解读: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详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中华经典解读:史记》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一起并称为“史学双璧”。同时,《中华经典解读: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编者选择《中华经典解读:史记》进行解读,不仅在于弘扬《中华经典解读:史记》本身的文史价值,更蕴含了对作者的敬意。试问几人受腐刑后还能完成鸿篇巨制,司马迁做到了,如此意志,可敬可畏。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走访神州大地,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听取民间故事,采集传说。随后,司马迁回到长安,入仕为郎中(皇帝的随从人员),随武帝或受武帝派遣游历多地。特别是元鼎六年武帝平定西南夷,设立五郡,司马迁受其派遣到这些地方进行考察,此为他的第二次大游历。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元封元年,司马迁出使归来,其父司马谈病危,临终时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写好《史记》。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贬责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且李广利又是汉武帝爱姬李夫人的哥哥。于是,汉武帝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宫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目录

丛书

中华经典解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