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调料的妙用与禁忌

内容简介

我国自古以来讲究五味,即辛、甘、酸、苦、咸。辛味食物(辣椒、花椒、姜、蒜、桂皮等)入肺经,能散能行,调味增香,增色;甘味食物(白糖、冰糖、饴糖、蜂糖等)能人脾经,调五味补益脾胃;酸味食物(食醋、柠檬酸、乌梅等)人肝经,能收能涩,帮助消化,刺激食欲,杀菌,解毒,消肿;苦味食物(苦瓜、陈皮、杏仁、竹笋等)人心经,能泻热,燥湿,软坚,和味;咸味食物(食盐、酱油、豆豉等)入肾经,滋五味,增食欲,长肌肉,泻热,润燥,滋肾。日常使用的调味品只有七种,即咸、甜、酸、辣、麻、香、鲜。而没有苦味,在菜肴中运用了苦瓜、陈皮、杏仁等。苦味食物必须去掉一部分苦汁,配以辅料、调味料增色、增香,提鲜成菜。中国菜肴的调味讲究调和五味原理。菜肴的味,一般不指基本味,而指调和的复合味,应包括主料、配料、调味料烹制成菜的味,这就产生了菜肴的滋味和气味。中国菜调味讲究技艺性,菜肴的调味是厨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要通晓各种原料、调味料的性质、功效、六大营养素。主料应该配什么配料以求相一致(包括质地、颜色、香气等),还要配什么调味料,吃什么味更恰当、更合理。怎样突出菜肴特点风格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和多样化。它既是现代物质生活丰盛的折射,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调味品方面的许多问题司空见惯,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烹饪操作上不符合科学要求和卫生原则的现象较多。为了使人们准确,科学地理解和掌握调味品技术的要领,操作诀窍,有必要对烹饪中经常遇到的种种现象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本书力求运用现代食品科学理论,紧密结合烹饪实践,探讨菜肴原料在加工,调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调味品技术要领,关键环节等,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