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一去千万里

内容简介

《一去千万里》写了一群我们感到陌生的人,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很熟悉。在架设高压线的具体过程中,钢铁所代表的现代文明遭遇了泥土代表的乡村文化,于是冲突来了,于是演绎了复杂的人生纠葛,《一去千万里》讲述的正是由这种冲突产生的或辛酸或欣慰的故事。著者嘱我作序,按理应该多说好话;通读小说,也的确发现了不少闪光的地方,包括社会风景、行业习俗等。对于送变电行业工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描写也是比较成功的,建设与劳动,这是人性,而且是人性中美好和崇高的部分,在这方面,尽管中国文学自现当代以来有过大规模的探索,但总的来看,艺术基础还比较薄弱。《一去千万里》有说服力地重申了建设与劳动的光荣和尊严,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现在,反映官场、职场生活的小说很受读者的追捧,而有关具体的行业领域的小说,囿于技术、知识和特定的经验,读者通常不多。《一去千万里》这本小说在可读性上做了辛苦经营,既立足于特定经验,又超越特定经验,努力探索和表现更普遍的历史和人性内容。其中乡村社会与工业文明和国家意志、的关系中的许多“轻喜剧”,写得颇为精彩。当然,我还是希望能从这本小说里读到更多的东西。譬如我在前面讲到的“钢铁”意象对“泥土”意象的侵入、破坏,它们的交汇、融合、激荡等等,这样一来,哪怕是写某一个行业的辛苦,却又能超越这个行业本身,写出大时代的一个小缩影,让小说成为若干年后回顾这个时代的一个标本。从这个意义上审视这部作品,作者可能还有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小说甚多。但众生欢喜、贴到人心上去,贴到时代和生活的脉搏上去的作品仍不够多。《一去千万里》贴近着平凡却又并不普通的群体,写出了他们艰辛豪迈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丰富面相,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这飞速发展、沸腾喧闹的现实。这样的小说,值得写,更值得读。

目录

在售商品

32家店有售 新书21家
6.3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