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现代教学论基础

内容简介

要真正地把握和理解教学论,对教学论形成明确的观点并非易事。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越来越复杂,人们对教学的理解的差异性就越大。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性质各不相同的教学理论从来没有如此多样和丰富,人们关于教学论的彼此分歧与冲突的看法和观点从来没有如此众多。在这些纷繁复杂、观点各异的教学论思想和观念中,我们可以相信谁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又应当依凭哪种教学论观念去认识和把握教学论,从而去理解和对待教学论?这些问题直接关涉我们对待教学论的立场、态度和方法,影响着我们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犹如我们对“教学论是什么”这种追问方式的置疑,我们的确难以确切地回答“正确的教学论观念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我们自身的感觉和认识,指出目前人们对教学论不可取的几种不同的理解、看法和评价。概括起来,这些不同的认识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按照科学性学问(主要以经典的自然科学为范本)以及知识体系的标准衡量教学论,认为教学论的不确定性现象意味着教学论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可信,从而试图改变教学论的内容和形式,使教学论向科学看齐,用科学的标准衡量和制定教学论的科学化体系;二是按照其他文化的样式和状态来看待教学论的可变性,认为教学论的学科不成熟、不正常、不可用,从而着眼于改变教学论的现状,使教学论向成熟、正常的文化发展;三是按照意识形态的意志和观点来看待教学论的多义性,认为教学论的各种流派和观点都是批判和否定的对象,都是不正确、不先进、不可取的,从而致力于维护某种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论,以此贬损和反对其他教学论。要克服和消除对教学论的这些不可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论观念,我们首先应当把这些认识作为“真问题”来认真对待。按照教学论的“科学化”、“常规化”和“政治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能会从根本上否认这些认识的真实性及其危害,或不把这些_认识当做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其实,多年来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人们一方面确有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和困惑,另一方面又没有真正地认真思考和严肃讨论这些问题,以为教学论本就应该是科学的、常规的、政治的,除此之外,都不是教学论,或者都是不正确的、不先进的教学论,从而导致对教学论问题的讨论、学习和研究有失真实,陷入虚浮。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知识;教学关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丛书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