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

内容简介

概念、范畴的演变,是人类思想更革的表征,反映了知识量的扩大和认识过程的迁衍、裂变、深化。抓住“文学”概念的滥觞、迁衍、分裂、整合、深化、发展、往复、成立的运动过程,解析这一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定内涵,并揭示这一概念运动的内在依据、外部条件、运行机制和演进路径,对于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民族艺术精神,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何况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无不与传统文学观念息息相关,因此,这样的工作可以为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文”和“学”在殷商时期是各自独立的概念,“文学”的概念并未产生。齐洲教授通过对甲骨文、金文中“文”和“学”的语义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的“二重证据”,论证“文”的符号原义在殷商指“文身”,是一种原始巫术残余,并不作为占卜祭祀等宗教活动的必要内容,也不能反映殷商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故殷商学校里没有“文”教,殷商甲骨文中也没有“文学”概念。

作者简介

王齐洲,男,1951年生,湖北洪湖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编委。曾任荆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教务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学观念和湖北地域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国学研究》、《文史哲》、《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有《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中国通俗小说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中国文学观念论稿》、《湖北文学史》、《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等著作10多部。获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出版者协会古籍工作委员会优秀古籍图书奖和普及读物奖等10余项。其专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目录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在售商品

7家店有售 新书1家
232.88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