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内容简介

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历史并不算长。从严格意义上说,小仲马的《茶花女》是在中国被译介的第一部法国小说,那是在1898年,由林纾与王寿昌合作翻译,素隐书屋出版,距今一个世纪零九年。两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的第一年,女翻译家薛绍徽翻译的凡尔纳的《八十日球游记》,由经文文社刊发,由此而开始了中国译介法国文学的世纪历程。本书关注的是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的情况,这里,我们首先对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作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译介的主要特点,再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作者简介

许钧,1954年生,浙江龙游人,现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际翻译家联盟科学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并担任META、BABEL、《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十余种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通讯编委,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其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名士风流》、《邦斯舅舅》、《中国之欧洲》(上、下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及著作《文学翻译批评研究》、《文字·文学·文化——汉译研究》、《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翻译论》等作品,先后十余次获国家或省级优秀成果奖。

目录

丛书

中华翻译研究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