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名师权威导读评析:水浒传(彩绘版)

内容简介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于明朝中晚期成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关于《水浒传》的主题,有多种说法,但其对农民起义者正面、客观而不失理性的描绘,是其突破封建社会文学传统的一大要素,也确立了这部作品以及后世白话叙事文学深厚的民间色彩。《名师权威导读评析:水浒传(彩绘版)》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以120回本《水浒传》为据,《名师权威导读评析:水浒传(彩绘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小说紧扣“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题旨,颂扬了人民不堪高俅等奸臣贪官的压榨和迫害而奋起反抗的壮举,历史地表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396-约1370),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白驹场人(一说浙江钱塘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55岁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据说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施耐庵几次劝谏都来被采纳,于是愤然离开.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晚年闭门著述,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了《水浒传》。

目录

丛书

名师权威导读评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