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设计学研究·2016

内容简介

《设计学研究?2016》主要聚焦中华工匠文化的思考。在整个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中,“工匠”是其核心概念或主题,并且“工匠”既是一个职业共同体,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还是一种精神慰藉。工匠文化是中心,即是指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工匠或工匠的文化方式,其中“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工匠文化”具有独特存在价值的根源所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已经**“工匠”、“工匠文化”成为了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精神驱动力,为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着历史性的伟大作用。正因为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就形成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既是一个逻辑范畴,即科学理论研究对象或结果;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即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依据人类(工匠)社会实践活动深度和广度,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也呈现出历史性的时代性独特风貌。

作者简介

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设计学博导。文学硕士(湖南师大),哲学博士(武汉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清华大学),曾任上海大学艺术学教授、设计学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中国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马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核心专家等。主要从事设计学基础理论、美学、经典诠释学、设计产业理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或承担***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发表美学设计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等学术专著作3部,《营造法式》(人民出版社)等古籍整理3部,《设计史》(高教出版社)等译著2部,同时还主编《设计学研究》(大型设计学理论研究丛刊,已出4部)、《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年度系列)等。

目录

在售商品

40家店有售 新书34家
18.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