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

内容简介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对中外天文交流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中国天学之起源,中国天学与古巴比伦、埃及天学之关系,隋唐佛教东传中的天文知识、明清来华传教士对天文的传播等问题都有大量实证性的分析,学术涵量颇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与境外文化的交流特征与趋向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事业颇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权利,初中毕业后在纺织厂当了六年电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别迷恋于古代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恢复高考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因为感到理科的知识自学起来不像文科那样容易),1982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了六年科学史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处行走。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导师。长期领导着国内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之首任系主任。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天学真原》等16部,在英、美、德、韩、台、港及大陆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90余篇。此外还发表了大量其它作品。同行有“功力深厚,思想激进”、“写的学术专著象侦探小说一样好读”等评语。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国际东亚科技医学史学会(ISHEASTM)会员,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性学会理事,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理事,《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常务编委、编委。已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等列入十余种国际名人录。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古代中西方天文学交流涉及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欧洲和伊斯兰天文学与中国的交流及相互影响。二、运用古代天文学资料解决当代天文学课题运用中国古代资料解决了困扰国际天体物理学界百余年的“天狼星颜色问题”。三、对古代中国天学之性质与功能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天学真原》成为近年在天文学史、科学史和人文学术领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被认为“开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纪元“。四、利用天文学方法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确定了两千年来聚讼不已的武王伐纣年代问题,并且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日程表。后又推算出了孔子诞辰的准确日期。五、中国性文化史研究是“文革“结束后国内最先发表性学史研究成果的学者。专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是这方面最新的代表作。已经发表的著作有:1、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1、1992、1995;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5。1992年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2、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2。3、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1995。4、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5。5、江晓原、谢筠:《周髀算经译注》(国务院古籍整理八五规划书目之一),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6。6、江晓原、钮卫星∶《天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8。7、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9。8、江晓原、钮卫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江晓原:《江晓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1、江晓原:《性在古代中国》,陕西科技出版社,西安,1988。12、江晓原:《中国人的性神秘》,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90;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93。13、江晓原、钮卫星:《天人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4。14、江晓原:《星占》,香港中华书局,香港,1997。15、江晓原:《东边日出西边雨》(随笔集),青岛出版社,2000。16、江晓原:《走来走去》(随笔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目录

在售商品

19家店有售 新书2家
5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