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生活形态和日常存在

内容简介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也称常识心理学、民间心理学、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民众心理学、群众心理学、百姓心理学等。这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是普通人对心理行为的性质、根源、构成和功能的归类、假定、猜想、解释和干预。常识心理学是指称或表达一种或在科学心理学之外的,或与学术心理学相对应的,或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为普通人所创造、拥有、延续、运用的关于生活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的日常理论、方法和技术。常识心理学包含个体的常识心理学、社会的常识心理学、生活的常识心理学和科学的常识心理学。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常识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常识心理学既是普通人理解心灵的指南,也是普通人心灵活动的指南。常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和文化资源,它的未来不会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壮大而灭亡,相反,它会从科学心理学中吸收资源。当科学心理学的普及使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变成常识时,常识心理学便通过科学化进入和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土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学术建树和重要的学术影响。主持教育部、吉林省、吉林大学等各类机构的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多项部省级科研奖。主要学术思想和研究构想涉及: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心性心理学、儒家心理学、道家心理学、佛家心理学、智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研究,包括新心性心理学、心理资源论析、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心理成长论本、心理科学论总;心理学形态的研究,包括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资源形态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新理论心理学、心理学科学观、心理学新思潮、心理学本土化、心理学方法论、心理学价值论;心理学新探的研究,包括科学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东方心理学、文明心理学、体证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包括新文化心理学、新历史心理学、新民族心理学、新社会心理学。

目录

丛书

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