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际金融学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教材:国际金融学》分为十章,每一章的开头都列有“本章学习目的”,结尾部分附有“关键术语”,“思考讨论题”和“参考文献”,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重点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易于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对于具体的数据资料,我们也尽量采用最新的资料,并在适当的地方用丰富多样的图表做辅助性的说明。此外,加设了多个专栏以突出案例或历史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各章作者如下:秦凤鸣教授(第一章,导论;第三章,国际储备;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第十章,国际金融一体化);徐涛副教授(第六章,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第九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陈晓莉副教授(第二章,国际收支;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李颖讲师(第四章,外汇与汇率;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并参与第十章的编写)。

作者简介

秦凤鸣,女,山东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自1994年),教授、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学历,1978.2-1982.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9-1988.7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9-1987.6南京大学-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获培训毕业证书。1996.1-1997.8国家公派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SAIS学院做访问研究学者,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等。2001.9-2004.5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在职申请博士学位,获金融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72.12-1977.12山东省荣成市皮革公司职员。,1982.2-1985.8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助教。,1988.8-1994.9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讲师。1994.10-2001.8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2001.9至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

目录

丛书

高等院校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