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六个部分:总报告从社会安全、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公平五个维度,对河南省社会治理形势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十三五”专题篇、新型城镇化篇、城乡社会治理篇、社会治理评价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河南社会治理的现状;案例篇则是通过典型社会治理案例反映了河南省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为河南省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作者简介

郑永扣,男,1954年10月生,汉族,内蒙古卓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站在该学科研究的前沿,将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横断科学的新成果紧密结合,将宏观认识论和微观认识论研究相结合,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概括出新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广泛的影响,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郑志龙,男,1954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温县人,政治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学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学会理事、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特聘研究员、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务员面试考官等职。长期从事行政效率、政府绩效管理的教学和研究,担任国家精品课程《行政管理学》以及国家特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刘学民,男,教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高卫星,男,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导师,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专家数据库登记专家。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与改革。为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行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府经济学等,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改革与治理。近年来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郑州市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参加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参加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等。樊红敏,女,1968年11月出生,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注重实地调查,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研究特色显著。近年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有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和地方合作课题;出版专著、合译专著多部;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在社会服务上,积极参与到基层实践创新和发展中,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目录

丛书

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智库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