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

内容简介

语言批评有如考古学或古生物学,其任务在于从语篇断裂的地层中寻找分散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多重来源。从历时的观点来看,传统阅读/写作理论所强调的语篇的“一致性”将不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断裂的作者”、“断裂的语篇”。表面上天衣无缝的语篇实际上是杂声的、复调的。在索然寡味的“作者”的标签下隐含着完全异质的“作者身份”。这样的语篇观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诸如“连贯”这样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语篇远没有许多经典功能主义者所说那么连贯。更为重要的是,连贯决不是语篇的固有性质,而是解释者外加于语篇的特征。不同的解释者(包括语篇的生产者)可能对同一个语篇产生不同的连贯的解读。而与此同时,对于语篇的解释注定是不完整的。语篇是异质的风格、体裁、语域的混合体,而将这些风格迥异但又相互关联的意义匹配在一起的任务却落到了解释者的身上。

作者简介

丁建新,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2002)。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兼任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城市大学英语与传播系、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中心做短期学术访问。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叙事的社会符号学研究”(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语言相对论视野中的英汉隐性范畴及认知模式比较研究“(2008)、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翻译学理论的整合性与系统性研究——认知语言学途径”子课题(2008)等。出版论著《预制性语言在广告语域中的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7)、《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批评视野申的语言研究》(与廖益清合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主编《现代英语词汇学教程》、《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一第八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之一)、《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主编之一)等。主持翻译《区域创新与企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京社)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要研究方向:批评语言学、体裁分析。功能语言学、翻译与文化。

目录

丛书

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博士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