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环境法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美国环境法十个经典案例进行介绍,有些案例具有历史性,因为它们从根本上确认了新的环境规划;另外一些案例很重要,是因为代表着前沿的成文法以及位于十字路口的一些概念,还有一些案例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与其他成文法以及宪法相冲突,包括商务条款、征用法理、以及诉讼主体资格问题。从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重新发现案例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一些重要规则的形成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因而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些判例故事。

作者简介

理查德·拉撒路斯(RichardJ.Lazarus),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环境法、自然资源法、侵权法,近年来担任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执行主任,负责调查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根本原因。他于197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伊利诺伊州获得科学本科学位和经济学本科学位,曾任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1979-1983年他就职于美国司法部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门,1986-1989年就职于司法部总检察长办公室,担任总检察长助理。他在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40多个案件中代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环保组织,并为其中的13个案件进行法庭口头辩论。作为法学学者,他的专长是环境法,并对宪法和最高法院给予特别的关注。奥利弗·哈克(OliverA.Houck),于美国杜兰大学法学院担任教授已有30余年,出版4部专著和50多篇环境法学术论文,其中一些涉及该领域的主要案件和事件的历史。他服务于美国国家科学院与环境有关的3个委员会,以及数个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咨询委员会。他于196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7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其间服兵役3年。他曾从事法律实务,在华盛顿特区担任美国总检察长助理,以及作为国家野生生物联盟的总顾问。1981年以来加入杜兰大学法学院。他的研究领域是水法、野生生物法、自然资源法和行政法。曹明德,男,安徽庐江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导,《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法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渥太华大学、美国培思大学、佛蒙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环境法学会副会长,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曾挂职担任重庆南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研究领域为环境资源法。李兆玉,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西南政法大学英语学士、民法硕士、商法博士,该校民商法学院副教授,荣获校级教学竞赛优秀奖;主讲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经济法学》,主持市级双语示范课程《证券法》;主持校级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主研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各1项;合作出版学术译著3部:《亚太地区第二代环境法展望》、《欧盟债法条例与指令全集》和《欧盟合同法与侵权法及财产法的互动》。

目录

丛书

美国法律判例故事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