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出曜经注译与辨析(上中下)(精)/佛教比喻五经诠释集成

内容简介

《出曜经》作为有最完整、最庞大喻群的佛教譬喻经,共三十卷,三十四品,一百八十三篇比喻故事。这部巨制鸿篇,由印度的法救菩萨汇编。汉译为十六国后秦(384―417)又称姚秦时期,僧人竺佛念译出。竺佛念,《高僧传》卷一云:“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他出生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早年出家。在长安译出的经典有《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出曜经》《胎经》《中阴经》等,为佛门一代宗师。《出曜经》全经系由诗颂即优陀那,意为佛陀自说,以及注释诗颂的故事,即阿波陀那,意为譬喻所组成。“出曜”是梵文意译,在这里意指“譬喻”,即本经系以譬喻或寓言方式说甚妙教义。“出曜”一词在汉译时,被认为出自《诗经》的“日出有曜”。因此,出曜意为“太阳升起带来的光明”,即把经中的譬喻故事,比喻为“如太阳的光明照亮一切黑暗”。笔者初步勘定《出曜经》为一百八十三篇。

作者简介

荆三隆,1955年出生于西安,197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师从高杨教授研习印度佛学。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持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工作。兼任长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撰著、合著佛学著作十九部(在台湾再版两部),参撰、参编其他专业著述及教材三十余部,发表佛教论文四十余篇。主持过国家、教育部、省、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教改项目。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