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肺癌临证知要

内容简介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态势。在我国,随着工业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加重、人口老龄化加剧,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因此肺癌的疾病负担也日益加重。目前,对肺癌的控制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提高肺癌的三级预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隋博文,男,1979年2月出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黑龙江省首批青年名中医,现为首批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刘建秋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继承人、国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省委保健委员会第五届干部保健组专家。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验方与诊疗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副会长、龙江医派研究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科普委员会委员。近5年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科普著作1部,参编全国规划教材4部。获得国家专利3项。近五年参与的课题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1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师“诵经典学名著”活动标兵;2014年获得全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获得201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二等奖、2015年黑龙江省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三等奖,2016年获第四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18年获黑龙江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三等奖。2020年全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先后两次带队参加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刘松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黑龙江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中医肿瘤诊疗中心负责人,黑龙江省中医肿瘤继续教育基地负责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省名中医,首届“龙江名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推广专家,黑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专业技术高层次优秀人才,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中医师承工作指导教师,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中医重点肿瘤科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肿瘤科学术带头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实验室负责人。社会兼职包括:黑龙江省民族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世界中联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联满医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等。发表***及核心期刊40余篇,SCI3篇,参编著作11部,获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课题10项,科研获奖5项。宋爱英,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黑龙江省名中医,中医药大学首批名中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医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副主任委员,龙江医派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医学司法鉴定专家,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已38年,从一名住院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教授,这期间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努力,是她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她在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中技术熟练,擅长治疗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别在治疗肿瘤方面,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有:中药+介入治疗+射频的方案;中药+放疗、化疗的治疗方案;还有针对晚期病人辨证治疗的系列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疗效。2000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2年被聘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30余名。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肿瘤的发生与阴阳失去平衡密切相关,以调和阴阳为灵魂,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为主要治则。针对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预防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和放、化疗的增效减毒、生血补虚均取得明显疗效,得到患者好评,收到锦旗多面和表扬信多封。多年来撰写***论文30余篇;主编、主审著作3部;全国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第一版编委。全国教材精编《中医内科学》第三版编委;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