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宋版玉篇二种(全2册)

内容简介

《玉篇》,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是中国古代继《说文》《字林》之后的又一部按重要字书,全书以汉字形体分部编排,是现存最早以楷书作字头的字典。一般认为,流传至今的《玉篇》有两个系统:一是清末民初,黎庶昌、杨守敬、罗振玉等先后在日本发现辑印的古写本《玉篇》残卷,其中保留了大量书证引文,学界通常把这部分古写本《玉篇》称之为“原本《玉篇》”;一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陈彭年、吴锐、丘雍等奉诏重修的宋本《玉篇》,后多称作《大广益会玉篇》,或广益本《玉篇》。宋本《玉篇》现存六种,其中日本藏五种,分别藏于宫内厅书陵部、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大须观音宝生院、金泽文库、柳濑福市;中国收藏一种,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师顾堂丛书》今将日本所藏宫内厅书陵部本、内阁文库本两种合体影印刊行,期化身千百,以广流传。宫内厅书陵部本为上述六种宋版之中唯一完本,全三十卷,大部分页面保留了宋代原版,部分页面为元代补版,个别页面留有墨钉。内阁文库本为残本,是一部排字分段的宋版《玉篇》,全书字体秀美,颇有南宋福建刻本的特征。《师顾堂丛书》合此两版,影印彰布,实属嘉惠学林之举。

作者简介

顾野王(519-581年),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希望自己取得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长期居于亭林(今属上海金山区),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有《玉篇》。陈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后代顾炎武,清初思想家,号亭林,亦称顾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