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篇:戏曲艺术

内容简介

大江东去,百折千回,穿越悠悠时空。光阴隧道那一端,曾经,戏曲如花,渐次绽放于江风吹拂的山巅水湄,上游、中游、下游,异彩纷呈,蔚为大观。人戏——或如锦缎般高贵,扮装华丽的阳春白雪;或如棉质般温厚,演绎亲和的俗世悲欢;或者干脆就“草根”了,敷演寻常的柴米生活。一出一出,一折一折,百旦千生,腔韵流传,戏曲以惊艳的舞台呈现,凝聚起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之精粹,成就出梨园好一番明媚风景。然而惊艳注定是短暂芳华,扳指算来,前后不过就几百年,转瞬便是花谢薄暮。当然结局不尽相似或盛极而衰,或含苞已陨,或罕见的化蛹成蝶,还有一些是毁败于我们的盲目与无知。如今的戏曲,是古老,是小道,是小众,是不合时宜的慢生活,在高速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被“边缘”。快节奏的人,行色匆匆于车水马龙的喧嚣深处,真真是无心、也无暇顾及戏曲。昔年剧事已远,远到只剩一抹红氍毹上的残留旧痕。所以只能隔着时光的河流,眺望那些曾经美丽的戏曲花朵,凝视那般舞榭歌台的远景。一江水脉的衬景里,依稀锣鼓经催打着风云变幻,还能辨出绰约的繁弦急管,唱念做舞也或多或少懂得,一切似曾相识,却又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实在,戏曲艺术是个太过博大精深的话题,瘦笔难书。既然无法“连台大本”般细述源流,也不愿正襟危坐一板一眼概说剧论,索性就沿着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散点”萃取27个较有地域特质的大小剧种,随笔漫谈一些剧目、剧人和剧事。这种方式,有点类似戏曲里的“折目”,虽非全本,却也能片段概观,且不乏精彩。沧桑逝水,戏曲的历史已换过数次风景,但内心依旧相信还会有些许美丽的遗存,只要有人写、有人演、有人看,就值得珍视,也应该珍惜。幕落,戏散;喧哗,归寂,慵懒坐于月光静照的舞台中央,遥想戏曲花朵的前世与今生,感应恍若隔世的心动和情动。微然间,记起济慈写在水上的诗句——它绝不衰残,永远,你在爱,它在吐艳。

目录

在售商品

50家店有售 新书43家
2.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