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目录学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人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是“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术。他在《结论篇》中指出,中国古代目录学的特点是重分类而轻编目,强调撰写解题而忽视编制索引。他主张统一分类,编制主题目录,使寻书之法易学易做,目录学成为人人共知的常识。

作者简介

     姚名达(1905~1942),中国目录学家。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县人。1924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受业于梁启超,攻读史学。192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0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兼特约撰述。1932年创办《女子月刊》,开办女子书店,致力于妇女平民教育。后执教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时去后方。1940年任江西中正大学教授,讲授“国史综析“。1942年日军入侵赣东,他在新淦县石口村与敌斗争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姚名达主要著作有:①《目录学》(1934),分原理、历史、方法3编共20章,内容比较系统全面;②《中国目录学史》(1936),为其代表作,全书分叙论、溯源、分类、休质、校雠、史志、宗教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结论诸编,详细论述自古至抗战前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也介绍了西方图书馆编目理论与方法输入中国后的成就(1957年重印时,附王重民后记);③《中国目录学年表》(1940),该书上起秦代,下迄民国,考订排比目录学史事,以补《中国目录学史》按专题分写之不足。     严佐之,1949年1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内外知名的古籍整理研究和目录版本学专家。早年先后师从顾廷龙、潘景郑、徐震堮、周子美等前辈大家,学兼众长,旨归会通,具有相当丰富的目录版本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其代表作《古籍版本学概论》、《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被北大等高校古典文献学专业列为研究生考试参考书。

目录

在售商品

119家店有售 新书89家
9.5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