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内容简介

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效果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

作者简介

牛晓冬,男,山西省运城市人,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多年来在以农村金融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增收效果、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福利效果等领域,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也为研究本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发表学术论文8篇,CSSCI收录6篇。先后荣获科研奖励6项,参与和主持国际级、省部级课题数项。罗剑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农村金融教学团队带头人。

目录

丛书

中国“三农”问题前沿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