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神经病理性疼痛学

内容简介

《神经病理性疼痛学》共分8篇。第一篇介绍神经系统的解剖及与疼痛相关的生理、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进展。第二篇重点阐述神经性疼痛的特征、物理学诊断、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第三篇概括性地叙述目前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与非药物方法。第四、五篇深入介绍各种周围神经性疼痛和中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第六篇和第七篇分别对神经性疼痛的康复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了较系统阐述。最后一篇,重点对近年来关于神经性疼痛病理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作者简介

卢振和,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会软组织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特殊药品讲师团教师,亚太地区氩氦刀治疗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疼痛学分会第3、4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广州市医疗设备招标委员会专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和《实用疼痛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和《中华麻醉学杂志》通信编委。1978年从事临床麻醉,1990年开始在高崇荣教授指导下主攻“颅脑手术麻醉中脑保护”,1996年负责慢性疼痛诊疗,1998年管理疼痛病床,2007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疼痛研究基地副主任。2008年负责管理广医二院疼痛专科独立病区并在2011年以来设立“神经病理痛与头颈痛”、“骨、关节痛与腰腿痛”和“癌痛与脊柱相关痛”三个亚专科组。17年来,全副精力投入到慢性疼痛诊疗中,坚持研究“慢性疼痛微创治疗的神经保护”。与同事们一起探索、创立和推广“非神经毁损射频镇痛”、“不动中央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解除痛因,保护神经”等新理念及技术系列,突破了许多慢性疼痛疾病的疗效和解决了不少疑难痛症。2008年主编《射频镇痛治疗学》、副主编《神经性疼痛诊疗学》、副主译《脊柱介入治疗影像学》和参编多部疼痛书籍。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取得五项国家专利和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成果奖。高崇荣,男,1937年8月生,1963年毕业于武汉医科大学并留附属同医院麻醉科及医务处工作。1988年调广州医科大学(原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任麻醉科主任。1990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现任本院疼痛医学中心顾问。曾任中华麻醉学会和疼痛学会委员、广东省疼痛分会第1~2届主任委员和广东省第4~7届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疼痛学会名誉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现代医院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特邀编委、编委等职。从医任教五十年来,在器官移植麻醉和术中监测、颅脑手术麻醉与脑保护、慢性疼痛等领域,尤其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作了大量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6篇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五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市科技二、三等奖,主编《神经性疼痛诊疗学》、《射频镇痛治疗学》、《神经外科手术与脑保护》;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疼痛诊疗学》、《药理学》、《疼痛学》以及《现代疼痛治疗学》、《现近器官移植学麻醉》等十余部医学专著编写。在慢性疼痛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为许多慢性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并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了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竭尽全力促使全省疼疗诊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受到同行和患者广泛好评。2009年荣获中华疼痛学会“全国十位有突出贡献疼痛医学专家”,2012年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授予“韩济生院士一中国临床疼痛医学终身成就奖”,现仍参加疼痛科临床诊治工作。樊碧发,1962年8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曾留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旭川医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大学系统研修临床疼痛学。主要承担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及国际疼痛学会(IASP)疼痛医师培训中国项目负责人。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临床疼痛学的论文80余篇,主(参)编(译)专业书籍9部。主要学术团体任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疼痛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中华全科医师杂志》通讯编辑,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等。在临床疼痛诊疗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疼痛诊断与治疗技术,如:交感神经检测技术、感觉神经测量技术、内脏神经松解技术、椎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脊髓电刺激、中枢靶控镇痛及疼痛临床综合治疗等,具有丰富的疼痛临床诊疗经验。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