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由于外国入侵、战乱频发等原因,近代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然而作者通过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问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有力地反驳了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的进步。

作者简介

托马斯·罗斯基(ThomasG.Rawski)是美国匹兹堡人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师从德怀特·铂金斯教授,于197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经济和历史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他为世界银行撰写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inChina),是世界银行第一份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报告,被翻泽成了多国文字广为传播。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有多部有关中国研究的专著问世,并曾担任世界比较经济学会主席等职务。

目录

丛书

社会经济史译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