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校园逻辑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篇,每篇各辖7小节。每篇首页的“问题集”是该部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对于所列问题的解决,并非采用问题顺序与小节排序一一对应,而是普遍性问题渗透各节,特殊性问题由相关小节自行处理。这本书,实验性地把逻辑知识、逻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融进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篇,主要是求解“逻辑课程教与学”方面提出的问题。第二篇,主要是求解“如何运用逻辑的理性思维提高表达的严密性、论证性”。第三篇,主要是求解“如何运用逻辑来提高思维的预见性、敏捷性、识别性读这本书,实际上是读书人与写书人、书中人进行一番逻辑交流。尽管书中涉及逻辑学科的许多方面,比如书中遍布逻辑分析、逻辑方法、演绎推理、语用推理、合情推理,等等,但本书的理论性、学术性,并不体现在系统地、严整地、集中地、冷硬地阐析逻辑学的固定原理,而主要是侧重地、宽和地、分散地、温柔地展示逻辑实践,即展示运用逻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鲜活的逻辑魅力。书中的校园,生活是鲜活的,思维是鲜活的,逻辑也是鲜活的。因为有那么一些逻辑教师和逻辑工作者,说不清是逻辑融合进了他们的生命,还是他们的生命融合进了逻辑,他们在校园里的辛勤耕耘已经使逻辑之树常青!书中校园只不过是现实校园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韦世林,1948年生,云南师范大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导。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及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语言逻辑、语用学、符号学。独撰或参编论著22种,发表论文50多篇。独立主持过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加研究国家、教育部课题5项;自选课题“空符号的学科价值与哲学意义研究”获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曾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社科成果奖1项,云南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

目录

丛书

逻辑时空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