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固定资产投资效应论

内容简介

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引导其他投资、扩大就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94年实行分权以来,为促进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高投资主导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导致外界产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唱衰预期。外加近年来国内房价仍然处于高位运行,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引发国内民众的生活质量下降,使得我们要严肃审视当前政府的投资战略及其投资效应问题,而投资效应的高低是经济实体能否实现健康增长、物价平稳、充分就业和国家收支平衡等目标的关键所在。《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固定资产投资效应论》以江西为例,重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应,寻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应的对策。《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固定资产投资效应论》共分十二章。第一章明确《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固定资产投资效应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了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及投资效应的概念,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投资及其效应的研究文献,掌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并介绍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轨迹,把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奠基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第三章分析了江西固定资产投资变化。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行业、投资区域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主要对纵向、横向和综合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上,主要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主体结构等维度进行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行业上,从投资绝对值和相对值方面进行分析;另外,还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江西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效。第四章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然后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脉冲响应函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差异;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第五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的影响效应。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然后运用协整回归、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模型定量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对调整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效应对城乡收入结构改善的效应。第六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首先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从整体上定量考察了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第七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就业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就业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第八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的排放有明显加剧作用,而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人均工业粉尘的排放有持续下降趋势。第九章对固定资产投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从时间和区域维度,就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居民消费、社会就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第十章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运用ARIMA模型对江西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时期江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1488.7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25%。第十一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投资效益、投资结构、资金来源、投资环境及投资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第十二章提出了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效应提高的对策建议。关于如何提高江西固定资产投资效应,从改革完善投资体制、优化投资环境、融资方式多元化、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保持适应投资规模、强化投资效率、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推进投资决策科学化等八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彭道宾,男,祖籍江西省,1956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统计师。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1980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江西省统计局科员、主任科员,,990年5月任江西省统计局平衡处副处长。1991年7月起历任江西省统计科研所磊4所长、所长,被评为高级统计师。2001年任江西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兼任中国信息报江西记者站站长)。2003年12月起任江西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70多篇,50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纳或作批示,4篇论文入选国际统计科学研讨会。编著《农业经济分析与写作》《统计分析知识与技巧》等;著有《江西崛起的引擎》《探索既快又好的崛起途径》等作品,先后被评为全国统计科研先进工作者、全省统计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统计系统劳模,获银质奖章。朱红根,男,祖籍江西省,1976年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统计局课题等多项: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6项。

目录

丛书

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