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日本战后史

内容简介

《日本战后史》欲以“贯战史和1960年体制论”为基础叙述战后史,故不采用“1955年体制论”这一通说,而将第一期的下限定为1960年。我的基本想法是:19世纪60年代,是战后基本框架的定位时期,也是眺望其前后时代的展望台。而19世纪90年代,则是这个基本构造开始崩溃的一个分水岭。第三、第四个时期的划分方法与“通说”基本相同,但对该时期的解释,我将强调贯战史的观点。另外,《日本战后史》的时代划分,各个时期大致相隔15年。过去,“一代人(onegeneration)=30年”的时代认识占支配地位,但在现代这样变化激烈的时代,应当视为“一代人=10~15年”,即现代社会的一切,都以一倍或一倍以上的速度在变化着。

作者简介

中村政则,1935年生,曾任一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并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兼职,1979—198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9年3月从一桥大学退职,现为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劳动者与农民》(1976年)、《近代日本地主制研究——资本主义与地主制》(1979年)、《经济发展与民主主义》(1993年)、《昭和的恐慌》(1994年)、《明治维新与战后改革》(1999年)、《结束了的战后和未结束的战后》(2007年)等。张英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5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先后攻读硕士、博士课程,1996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一桥大学)。现任日本琦玉学园大学经营学部教授,专攻战后日本经济史。主要著作有《倾斜生产方式与战后日本的煤矿产业》、《战后日本钢铁产业的复兴与原料问题》、《倾斜生产方式与道奇路线》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