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古逸丛书(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真品,经典收藏)

内容简介

《古逸丛书》,共二十六部,两百卷,49册。清末著名散文家、外交家黎庶昌辑。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古逸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失传久已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珍品,经典收藏!《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全书辑印的古书有:“唐代手钞卷子本有:覆旧钞卷子本《唐开元御注孝经》一卷;影旧钞卷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覆旧钞卷子本《玉烛宝典》十一卷;影旧钞卷子本《文馆词林》十三卷半;影唐写本《汉书?食货志》一卷;影旧钞卷子本《雕玉集》一卷;仿唐石经体写本《急就篇》一卷;影旧钞卷子本《碣石调幽兰》一卷;影钞卷子本《天台山记》一卷;影钞卷子本《日本见在书目》一卷。宋代椠本有:影宋蜀大字本《尔雅》三卷;影宋绍熙本《谷梁传》十二卷;影宋蜀大字本《尚书释音》一卷;覆宋本《重修广韵》五卷;影北宋本《姓解》三卷;影宋本《史略》六卷;覆麻沙本《草堂诗笺》四十卷,另附《外集》一卷;《补遗》十卷(此为朝鲜翻刻本)、《传序铭碑》一卷、《目录》二卷、《年谱》二卷、《诗话》二卷;影宋本《太平寰宇记补阙》五卷半。元代椠本有:覆正平本《论语集解》十卷;覆元至正本《易程传》六卷、《系辞精义》二卷;覆元本《楚辞集注》八卷、《辨正》二卷、《后语》六卷;覆元泰定本《广韵》五卷。明代椠本有:《集唐字老子注》一卷;覆永禄本《韵镜》一卷。此丛书对所辑印的逸书,多有提要,评述版本源流。就版本而言,有三种来源:一是我国唐、宋、元刻本;二是日本旧刻本,如《尚书释音》、《韵镜》等;三是日本旧钞本,如《玉烛宝典》、《文馆词林》等”。杨守敬还为该丛书的辑印出了很多力,在书末附有守敬跋文。此丛书辑印的多为我国古代逸书,这对于整理古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黎庶昌,字莼斋。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卒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贵州遵义人,少承家学,拜清著名学者郑珍、莫友芝为师,不仅致力于经古致用之学,对版本目录学亦耳闻目染涵养有素。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秋,他孑然一身到京参加顺天乡试,但两次均落第,穷愁潦倒,无法南归。1862年,皇帝颁布“求言诏”,黎庶昌冒着身家性命和递解回籍的风险给皇帝上书,指陈时弊,引起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垂青,得赏知县的职衔、分发曾国藩大营差遣,时年二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十多年的游宦生涯,当过幕僚、知县和税官。在曾国藩幕府中,他以渊博的学识为曾氏所赏识,后又师事曾国藩,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大弟子”,学术思想,秉承曾国藩。推崇桐城派。著作有《西洋杂志》、《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黎庶昌四十岁时,受命赴英、法等国任使馆参赞,后又两度任驻日公使,官至川东兵备道道员。光绪七年(1881年),黎庶昌出使日本。使日期间,在公务之余,穷搜极访国内无而日本有的中国古籍珍品,有的以重金收购于日本民间,有些王室秘府之藏本,则通过外交途径搜求,反复披阅考订后嘱随员杨守敬校刻。此丛书辑印的多为我国古代逸书,这对于整理古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