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 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与局限——西樵桑基鱼塘农业研究

内容简介

商品性农业是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问题提出的。列宁认为,商品性农业为资本主义准备了市场,并奠定了雇佣劳动关系的基础。西樵地区的桑基鱼塘农业是南中国极为典型的商品性农业。本书从技术、制度、市场及生产要素四个方面予以分析,认为技术自清初定型之后,其改良惟有靠市场的调节。而明清两代的鱼饷制度,使桑基鱼塘农业得以集中地形成地域分工。国际市场带动下的国内市场发展,刺激了桑基鱼塘农业的扩张。在这些条件下,桑基鱼塘中地租的生产要素比之水稻农业大为降低,且地租通过投标的方式与市场共同波动。桑基鱼塘经营中资本要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却由于资本自身的回报率及募资条件的制约,桑基鱼塘农业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本支持,限制了扩张的规模。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应该作为一种具体时空中的经济现象予以观察,进而对农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有所反思,如此可能洞察资本主义发生问题所不能涵盖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作者简介

陈海立,中山大学硕士。2007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2011年攻读中国社会经济史硕士。主要从事于明清经济史、制度史研究。近期研究方向为南海西樵地区的商品性农业经济、杭州地区的关税制度,并发表相关论文。

目录

丛书

西樵丛书

—  END  —